无功功率补偿原理
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负荷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负荷却在吸收能量,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互相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这就是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原理。
在电力系统中的变电所或直接在电能用户变电所装设无功功率电源,以改变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流动,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减小网络损耗和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这种技术措施称为无功功率补偿。无功功率指的是交流电路中,电压U与电流I存在一相角差时,电流流过容性电抗(XC)或感性电抗(XL)时所形成的功率分量。这种功率在电网中会造成电压降落(感性电抗时)或电压升高(容性电抗时)和焦耳(电阻发热)损失,却不能做出有效的功。因而需要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包括在什么地点、用多大容量和采用何种型式)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在运行中,合理使用无功补偿容量,控制无功功率的流动是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工作之一。
无功功率补偿的方法
① 高压集中补偿:将并联电容器组直接安装在变电所的6kV或10kV高压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用户远离变电所或在供电线路的末端,用户本身又有一定高压负荷的情况。
② 低压集中补偿:将低压电容器接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侧,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
③ 就地补偿:根据个别用电设备对无功的需要量将单台或多台电容器组分散地与用电设备并接。
就三种补偿方式而言,就地补偿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补偿方式,因电容器与异步电动机直接并联,同时投入或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① 改善电压质量。
② 减少线路损耗。
③ 提高带负载能力
无功功率补偿的原则
提高用电单位的自然功率因数,无功补偿分为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随机补偿,应该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的原则。